作者:王心韬
远望董奉山。
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福州取名与长乐相关内容。
新宁县衙旧址。
滨海新城位于长乐滨海平原的核心区。古时,这里是一片海湾,波涛吞吐,潮汐往来,敕号“慈孝洋”。海湾三面为群山环绕,磅礴瑰异,洋面上岛礁相连,云蒸霞蔚,宛若仙境。山水之美,让无数航海者心驰神往。很早,古人就在此饭稻羹鱼,食物长足。唐武德六年((623),来自中原的军民,在海湾中部的福山下,设立新县邑,遍植槐树,称“新宁”县,取“宅新邑,宁厥止”之意。自此新宁县人文蔚起,欣欣向荣。后来人们祈求“居者安之”,遂改县名为“长乐”。
千里闽江,奔涌向东,一路山水相拥,在入海口,南岸山峦回抱,形成一个巨大的臂弯,构筑成横贯长乐南北的中央山脉,绵延数十里,形成福州东南门户上的屏障,既可阻挡台风的侵袭,又让闽江向北弯环回抱,对福州的气候调节和地理营卫,起了巨大作用。福山是中央山脉的北行的第一峰,端庄如笔架,凌空直指云霄。福山的顶峰,有一面银色的尖锐断崖,据说神医董奉炼丹于此,履迹尚存,乡人指其处曰“董岩”。福山,后又称董奉山。宋《淳熙三山志》云:“上有神人,裸身散发。人见,必有福,因以名之。吴先主时,董奉尝隐此山,往来南海,以灵丹起死疾。后轻举于豫章之杏林,此山之名遂著。”并将其列为福州东部海邑道教名山,与市区的升山、怡山、高盖山齐名。
董岩峰下,有一古建筑,叫元明祠。明弘治《长乐县志》记:“古新宁县在县治南十二都。唐上元元年(760)防御使董玠移置今所。宋绍兴元年里人陈子周于旧基上建立元明祠宇,迨今犹存。”新宁县衙,以董奉山为靠,气象森严。前临海港,远方岛礁隐没,左右山峦合围。古人择其址,因其北部近邻赤屿(丹山)、梯云山,远接鹤山,山势连绵。过漳港龙角峰、牛山、礁山,止于慈澳。在渡桥处虽有低陷(渡桥隘口),但有旒峰山镇塞,可避北风。南面近依甲山,外为江田天池山、松下牛角山(御国山),跨海止于东洛岛。董奉山下伏分为两脉,主脉化为龙腰山,一路逶迤北去,然后隆起为六平山,其山左接首石,右连筹岩。支脉则向东北洐出,山不高,却是新宁湾中部唯一向海中延展的山峦,脉起处隐隐然束为蜂腰,然后左右展开,西称云梯山,东曰莲花山。蜂腰与云梯山之间是一块弯环的低地,古时为避风港,人称坊兜,此处可以回望董奉山山顶,有福利村,俗称“福州地”。
按照当地传说,“福州地”得名是因唐初福州治所曾经短暂设于此处。唐《元和郡县志》对福州取名的记述为:“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淳熙三山志》记“福山”名称仅一处,即董奉山。《元和郡县志》是唐代宰相李吉甫所编著,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载:“福州,长乐。中都督府。……今为福建观察使理所。”时福建都督府(观察使)管州五: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县二十四。志中“福州”后跟“长乐”名,对照志中:“建州,建安。”“泉州,清源。”“漳州,漳浦。”“汀州,临汀。”推测“长乐”当时曾为州治地。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将福州改为长乐郡,或缘于郡治在长乐。唐上元元年(760),以其地卑湫,长乐县治迁往吴航头,期间137年。大致此时,州治迁往闽县,衙门设在子城,次年(761)创大都督府门,这是《淳熙三山志》有关子城重兴(自晋太康三年282年,严高建子城起)的最早文字记录。
沧海桑田,长乐滨海除了山麓溪流出口处有冲积扇发育外,沙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闽江。闽江入海口泥沙在沿岸流水的推动下,向南运移,被波浪推到岸边堆积,然后在海陆风的作用下,形成风沙向西飞扬,堆积成沙堆、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纵沙垄等风沙地貌。早在《淳熙三山志》就有记载:“清平里沙坑(沙京),距海半里。县滨海处多沙,风飏飞积,小成坡,大成山,岁岁迁徙无定,扑面眯目,无所不至。”显应宫,又称蝴蝶宫,位于漳港仙岐村,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曾重修,后为风沙掩埋。1992年在沙丘下挖出,历经百年,出土时神像身上的色彩仍艳丽如初,栩栩如生。更加神奇的是有数百只彩蝶飞翔而来,聚集于神像之上,令人惊叹,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仙岐村有石梁蕉山古城,西城门半埋在沙地上,嵌有“戴恩”匾刻,落款“嘉靖壬寅年知县戴时望立”。礁山位于古城之东,小山突兀,古代是海礁,故名曰“礁山”。
《淳熙三山志》记载:“盖长乐滨海,山浅而泉微,故潴防为特多,大者为湖,次为陂、为圳;捍海而成者为塘,次为堰。”历代水利工程的拓展,使滨海陆域面积增大,成为鱼米之乡。清代邑人石暄筑楼于董奉山下,观滨海平原千里妙景,四季更替,作《妙远楼记》,记录旧时美景:“时届春夏,水暖风清,万花齐发,蜂声蝶影,每回翔下上于绿烟红雨之中。迤东而南,有田万顷,宿雨初霁,新翠迎人……迨秋尽冬深,霜痕满地,雪意侵棂,四顾茫茫,人迹阒寂,惟闻猿鹤之声,凄唳断绝。而海上怒涛澎湃,林谷间如相答应……”近代,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人们凿通中央山脉(龙腰山朝阳洞),引闽江之水入滨海,垒起大海堤,开河渠,汇百涧之流为东湖,滨海平原水网纵横,山光水色,候鸟齐翔。
莲花山是滨海佛教名山,山中内凹,有泉涌出,周围五峰环伺,如莲瓣展开。早在南朝梁承圣四年(555)就在山凹里建西山寺,有古龙井与流米佛石雕。唐时寺名改“龙泉”,其因见载于《淳熙三山志》:“时有僧师,邑人,曰怀海,甚谨。一日,师(慧照和尚)令浣巾,久之,师诘其由,曰:‘适见青、黄二龙戏井中。’乃以钵往贮以示师,师心异之,因令游方。后果于百丈开山,著《丛林规式》,盛行于世。咸通中,尝录所受业及见龙之由奏之,乃赐今额。”据《全唐文》陈诩所作《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得知:“大师太原王氏,福州长乐县人。远祖以永嘉丧乱,徙于闽隅。”清乾隆年间长乐知县贺世骏游龙泉寺,留有佳篇:“邑之十都有沙京,四野平畴,无坿丽,突起层峦,衍为五峰,逶迤数里,灵秀之气甲于吴航。故人文之萃,大魁天下者,宋有郑文定(郑性之),明有李修撰(李骐)两先生。春二月,余以公事至其地,涧古松幽,顿浣尘怀。抵山门,云窝静壑,花木清香,石柱屹然,龙井澄澈,玉带宛在,米佛犹存。摄衣高峰,徘徊四望,则见御笏东朝,首石西峙,筹岩拥其北,溟海环其南……”并在县志中绘图,将其景命名为长乐十二景之“五峰岚横”。
壶井岛、洽屿、大屿(岱屿)、小屿(演屿),位于莲花山东面,明初依然位于大海中,现离海岸已有数里之遥。长乐诗人高棅,在明洪武乙亥年(1395)与朋友登壶井岛访亲,夜游壶井岛,其在《游壶井记》中曰:“壶山,乐邑之极处也。当邑之东为大海,山倚海滨,涌出空波,远视若青螺。”并留有“碧海有奇观,壶山天际浮”诗句。随后又下海岸,观所谓“壶公井”者,井有二泉,出石罅间,味皆清冽。今壶井山麓有“壶江泛月”摩崖石刻。
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景观奇特。海湾南端是牛角山,北端是龙角峰。牛角山位于平原的东南岬角,又名御国山,突兀而高峻,因外形倾斜,类似牛角俗称牛角山,因在海雾中如风帆高张,古为长乐十二景之“御国归帆”。龙角峰,屹立在平原东北端,因峰顶有石巍然,突出云表,形似龙角,故而得名,为长乐十二景之“龙角含烟”。滨海周边还有竹田岩的叠石洞、龙潭山的瀑布泉、王母礁的双帆石,皆让人流连忘返。
泱泱新宁湾,物华天宝,岸有佳果,海有珍品,以龙眼与西施舌为最。董奉山下青山村的龙眼在福州地区最为有名,栽培始于唐宋时期,优良品种有扁匣榛、紫螺。白露节果熟,肉厚质脆、香甜无比,营养价值高,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质。传说朱熹的学生和女婿宋大儒黄勉斋屋旁的龙眼品质绝佳,朱熹将新鲜的青山龙眼放在毛竹中,以黄泥封口,维持口感,献给宋光宗品尝,皇帝赞不绝口,因黄勉斋家进贡,故赐匾青山龙眼为“黄龙”。明代,曾被列为贡品,明弘治《长乐县志》记载:“进贡宝圆龙眼一千斤。”西施舌,以长乐滨海资源丰富。《淳熙三山志》记载:“沙蛤,出长乐,壳黑而薄,中有沙焉,故名。俗呼西施舌。”明代王世懋的《闽部疏》称:“海错出东四郡者,以西施舌为第一,蛎房次之。西施舌本名车蛤,以美见谥,出长乐澚中。”
《福州晚报》(2024年11月 23日 A05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