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地名趣谈|话说“登文道”
2024-12-2204-23-31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山

  登文道,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名叫“登文”的道头。这个道头在长乐区潭头镇的文石村。当地有句俗语:“梅花出美女,文石好道头”,说的文石道,就是登文道。

  道头是码头和港口的前世。登文道位于闽江口南岸突出处,长乐四大澳口之一的文石澳口。这里北滨闽江,东临东海,是海舟渔货商旅云集之地,重要的船舶停靠点和对外通航的港口。清乾隆二十年(1755)《重建登文道碑记》载:“登文道。远通江苏,近连闽省。四方宾旅,往来通津也。”登文道也是海防要塞,明清时期为防范倭寇侵犯常驻军队。

  明永乐七年(1409),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在登文道附近的天妃庙设祭开船。此后,郑和几次下西洋都在“登文道”设祭开洋。明清两朝奉钦差去琉球册封的使臣亦在此伺风出海,是历史上中琉关系的重要口岸。

  登文道的“登文”是什么意思?望文生义,就是“登”上“文”石村的道头。人们则更愿意给它美好吉祥的寓意,说是学子由此赴科举,将登上文臣武将的仕途。

  登文道这里原来是个比较重要的渡口,不叫“登文渡”,而是只有文石村叫“文石渡”。明万历《福州府志》记载:“文石渡,在(长乐县)二十二都。”福清及长乐学子上省、进京应试都由此上船渡江进省城,或渡到对岸琅岐岛再北上。据说,涨潮时坐船两个多小时就可到达福州。

  闽江口水急浪大,加上江边泥沙淤积,船只难靠岸,渡者常要涉水或让人背到江中登船。后来,学子们便在天妃庙烧香许愿倘若高中或出仕,必献石铺道。愿望成真后,便捐石板铺道,后来者纷纷效仿……石道越修越长,逐渐向江心延伸。

  明万历壬辰(1592)年初,何文叶、刘仁康、僧传兴等乡贤,到长乐县南部和福清县东部各乡镇募捐,集资建道头。经过三四年努力,在渡口上建成了一条长60多丈、宽3.6尺的石铺道头,路面由长10尺、宽1.8尺、厚1.2尺条石铺设,使双条并列成道。“履道坦坦,易危而安。”

  乾隆《长乐县志》是这么说的:“文石渡,在文石澳头登文道头,湾泊潭头港。由闽安镇一百二十里至大桥户部前。明万历间,各乡文人捐资修砌,因名‘登文’。自此绅衿来往及儒童上省应试不用渡钱。康熙中,海潮冲坏。壬申年,北乡文人捐修。乾隆甲子年重修。”解释“登文”得名,是因为“各乡文人捐资”。当然,捐资的乡亲,不一定都是文人。

  比较靠谱的说法,来自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登文道》碑记载:“登文道,北乡大波头,始创于明季,重修于国初。道成之岁,道里人陈观、陈涠两昆季捷南宫,因以登文名,亦志喜意也。”说是因为有乡人陈观、陈涠两兄弟自此登舟赴京赶考中了进士,故将这道头名为“登文道”。据有关统计,潭头过去有上百位学子考中进士,其中更有唐朝林慎思、明朝马铎喜中状元。后来乡规民约,由此道登船前往参加科考的学子,如果考中举人或进士应捐赠一门石板,也就是两块石条。捐赠者,可在条石上刻上姓名和考中时间,而且“凡有姓名勒石者,求免其嫡派往返渡钱”。

  登文道和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怀安窑址、迥龙桥和邢港码头及东岐码头、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等现存的相关文化遗产点,一起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单。

  《福州晚报》(2024年12月22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