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人之德,用天之道,分田地基业之利,谨身节用,以养天伦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故谆谆嘱咐后裔子孙。礼德,为人治本者,谓之“仁义道德”四字。而志气立雄心,顶天立地大丈夫男子汉,为国效劳,为人忠厚老实积德,上下和睦相亲相爱,不欺人穷,不污辱骂人,心口一片,一视同仁。礼德,待人之本,显出光辉道德,成就基业并现英姿才华。上赡养天伦父母,下育妻子,而德教弟妹,一团和气。连里外乡邻,团结亲朋、戚友,以礼待人,故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一生为人之道德也。俭朴一生,免受“饥寒”两字,为人之道尽矣。至于大富由天,小富由命,而行总之安分守己,尽人事听天命。纵使艰辛一世,仅足糊口而无余,其亦天命之宜然,无足怪也。言虽浅近,实谋生一世处世之大端。为子弟或子孙者,常看道德之根本,切勿轻过忽略。不唯始祖神灵嘉赖之,抑亦诸子孙受其赞言,用敢操笔以为训。
祖训出处: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林氏宗谱》。
收集整理单位:福清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来源:《福建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