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展云教子女二三事
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两袖清风
黄展云是福建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革命家,加入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的战友与秘书。早年同表兄林白水、堂兄黄翼云等在福州文儒坊卢家祠创办蒙学堂,倡导新学,向青年学生灌输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为革命培养了许多志士人才。
黄展云从事革命四十余年,多是离家在外奔波 ,在家时间很少,但他从不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常以故事的形式为孩子们讲道理,讲清廷的腐败、列强的虎视眈眈和恃强凌弱的丑恶嘴脸。教育孩子要勤奋读书,长大后把国家建设得富强起来,所以他的孩子们从小就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小女儿黄以雍高中毕业,将创作好的毕业歌词交给父亲请他修正,黄展云就在歌词中添加了“为救国而学习,若死读书而忘救国,是牛马而襟裾”一句,女儿的同班同学见后都很激动,皆立志为国效力。
一次黄以雍见书房窗纸破了一个洞,就用纸补好,正好被父亲看见,黄展云高兴地对女儿说“劳工神圣”,并耐心解释说: “人都要劳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他经常要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便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黄展云上下班是由人力车接送,他体贴爱护工人,夏天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从不叫人力车上路,对孩子们说: “工人一天跑两趟已经够辛苦了,你们不能用车出去玩,青年人应该锻炼,要多走路。”
黄展云当官多年,洁身自好,不贪污、不受贿 、不赌、不嫖、不抽烟、不骂人、不讲排场,待人和蔼可亲,中年丧偶,誓不再娶,经常教育子女生活要节俭,能用的东西就不用再买新的,当官多年却没有什么积蓄,直到去世仍是两袖清风,留给子女的是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来源:《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