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咏谢教子惜福
2025-03-2603-46-28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郑咏谢教子惜福

淡泊承家还惜福 诒训惜福扪心热

光禄坊历来诗书之风极盛,乾隆间光禄坊诗人辈出,以黄任、许均、谢道承为首,世人称之为“光禄坊派”。其时居光禄坊黄家、林家、郑家等闺秀也结社大事酬唱,遣婢女携诗筒奔波于道,成为光禄坊的一道亮丽风景。

郑咏谢(1733—1784),是郑方坤第六女,有姐妹九人,皆工诗词,一门儒雅。郑咏谢嫁于光禄坊林天木,著有《簪花轩诗纱》一卷。生有一子,名轩开(1771—1825),字寥怀,是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温州泰顺知县。曾购得母亲的中表黄任故居香草斋,早年与林则徐一同入张师诚幕府,林轩开逝世后,林则徐亲自手抄整理其诗文《拾穗山房集》,其交情可见。

林轩开出生后不久父亲便病逝,从小是由母亲郑咏谢开蒙的,郑咏谢在为儿子讲授经史的同时,又时常训以“惜福”二字,盖林轩开的父亲林天木在世时,也每以此二字为念,故郑咏谢在悼亡诗中有“淡泊承家还惜福,一生端的可怜生”之句,惜福之人却薄福,端是沉痛之极。关于“惜福”的含义,前人解释为:“人人爱惜,不轻怒骂,物物爱惜,不忍破坏,此名惜福。”又如崇尚节俭朴素,便是惜福;十分乐事,受用七分,便是惜福。曾国藩所谓“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同是此意。林轩开从小秉受母训,做人当官也是谨守“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道理。他在《五十生辰》诗中忆及母教时有“诒训惜福扪心热”之句,可见他对母亲的训诚是感受极深的。林轩开的《五十生辰》又有句云“无可自谋因政拙,得邀人谅是官贫”“立脚严于僧受戒,抗怀常与古为徒”,从中也都能读出郑咏谢所教导的“惜福”处世之道。

(来源:《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