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超然赒恤族人
先族戚之忧而忧 后族戚之乐而乐 贵急先务
孟超然绩学敦品,负重望,是乾隆时期闽中楷模人物,生平见载于《清史稿·儒林传》。他二十九岁中解元,三十岁成进士,随后入翰林院,任吏部郎中,又典试广西、视学四川,四十二岁时以亲老待养,辞官归隐,有“四十归田有二亲”之句,杜门不出,潜心读书,晚年主讲鳌峰书院,谆谆以培育人才为己任,陈寿祺、梁章钜、冯缙等人都是出自他的门下。
孟超然四十二岁时,以强仕之年急流勇退,辞官归隐,并以清俸所余赎回凤岗祖田三十亩,用以接济族人戚友中的孤寡老人和贫困之人,数十年如一日,每月给薪米五六家,以至家中无米可供,便向朋友借贷以济之,毫无难色;甚至有族人入其室径持衣物而去,他也不问,家人相告,也只是颔首而已,并令家人每日只以吃粥度日。其他如丧葬、嫁娶,无不倾力接济,受到他赡助的族人戚友不下百余人。孟超然曾言:“眼前至亲密戚,尚未能安顿帖妥,论学而云万物一体,皆妄语也。”这句话足令人心生端正。又言:“疾病阽危之顷,分属至亲,虽可不必为之事,亦须努力为之。”又言:“先族戚之忧而忧,后族戚之乐而乐。时存此心,或者其少有济乎?”其宅心仁厚,看重宗族姻娅,贵急先务有如此。故道光间修《福建通志》时,梁章钜曾以可入《道学传》来论孟超然,主纂陈寿祺听了也不能驳一字。
选自《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