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苍
躁竞者死干功名
老觉人间事 多从朴拙成
郭柏苍(1815—1890),谱名弥苞,字蒹秋,侯官(今福州市)人。系郭阶三第四子,为福建博物学家。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长期乡居,承揽盐税,曾主持修建福州南城,疏浚城濠;浚通三元沟、七星沟,疏浚怀安、洪塘、濂浦诸河。酷好藏书,对天文、地理、河运,特别是福建的山川、风土、物产、人文、史迹等皆有研究。主纂《乌石山志》,著有《闽产录异》《海错百一录》等。故居在文儒坊。
功课何必泥定章程[1],除眠食外不作无益,便是章程。
注释:
[1]章程:指读书的计划和时间安排。
点评:
读书乃终身之事,道不可须史离也。若按章程而学,则章程之外又岂可懈怠乎?昔欧阳修读书属文于三上之间,古人读书于三余之时,皆以暇豫,分秒必争,务以有涯之生,不作无益之事。故真读书者,随时随地皆读书之时也。
受不得一点委曲,既不济事,亦不成人[1]。
注释:
[1]成人:成为德术兼备的才人。
点评: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贵处之泰然。于彼之时,正见其人胸襟气量何如也。
逸者,劳之余;不劳,无逸也。
点评:
所谓“一劳永逸”,未有不劳而逸者,不劳而逸,是为懒漫,灾必逮夫身。
要事先一番检点,省得事后百般弥缝[1]。一番检点,放手便是完全;百般弥缝,到底还有破绽。
注释:
[1]弥缝:补合,遮掩缺失。
点评:
事后翻悔,不如事前谨慎,以期无虞
要看破,须认真;未认真,如何先看破?
点评:
确为至论。盖事有未经过而不知者,未认真从事,则不知其中利弊、甘苦,更无从看破矣。
事事钻营到头,方知成败有天,回思,赘[1]矣晚矣。
注释:
[1]赘:多余无用。
点评:
心思不可过用。
躁竞[1]者死于功名,浮动者陷于机械[2]。
注释:
[1]躁竞:急于进取和争竞。
[2]机械:巧诈多机心。
点评:
浮躁生于心虚,心虚则蔽明。利欲熏心,求速反迟。是以君子守道以待时,清心而寡欲,则浮躁去而灾祸免矣。
处处求便宜,用了这多心机,已处处不便宜。(以上八篇出自郭柏苍《我私录》)
点评:
过用心思,务求便宜,全因侥幸聪明,自以为是,以求利益。不知天道好还,徒使枉费心机。心劳力拙,所得竟远不如所失也。
调昌[1]往官莆田
训导[2]书此勖之
冷官[3]何所营,末俗任讥评。可计斋头米,无穷堂上情。酒开清净月,书坐短长更。老觉人间事,多从朴拙成。
注释:
[1]调昌:郭柏苍侄子。
[2]训导:职官名。明、清于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职司教育学生。其副职皆称为“训导”。
[3]冷官:清闲、地位不重要的官职。
点评:
冷宦清贫,处之泰然。更以读书、朴拙相勉,盖以大器期之。浩然之气,殷勤之情,无不跃然纸上。
示曾珣[1]
万里中原戎马过,时平才俊掇高科[2]。少年家国归担荷[3],垂老文章藉揣摩。一善皆从虚己[4]得,百为讵向俗人多[5]。金门[6]献策寻常事,圭璧相期在琛磨。(以上两篇出自郭杰昌《福州郭氏支谱》卷八)
注释:
[1]曾珣:郭曾珣,郭柏苍侄孙。时(光绪元年,1875年)乡试中第四名。
[2]掇高科:掇,拾取。指考试名列前茅。
[3]担荷:承担,担负。
[4]虚己:虚心,不自满。
[5]多:赞许,夸耀。
[6]金门:即金马门,汉代宫门。门旁竖有铜马,故称为“金马门”。汉武帝曾使学士待诏于此。
点评:
家国文章,皆不相负。而以虚己纳善、谦冲自牧为诫,以久经琛磨、克能美玉相期。读其诗,想见其为人。
选自《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