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潜士
志切则功自勤
学是终身切己事
余潜士(1786— 1854) , 字时缵,号耕村,永泰人。道光六年(1826)举人,会试不第归乡后 ,就读于鳌峰书院,潜心研读小学和宋五子之学,尤推崇朱熹学说,曾参加林敬庐、陈惕园等的 “讲学会”活动,长期在福州魏杰寿泉精舍授徒。著有 《耕村全集》。故居在宫巷。
寄示兄子习昌 [1]书
学问之途,莫先立志。志在圣贤,则为圣贤门中人;志在科名,则为科名路上人。志切则功自勤。汝年已长大,宜何如猛省也。日间读经书多少,必须自立一定课程。看汝平时悠悠泛泛过日,不知所志何在,果何时方能发愤也。人前说健话白睚[2]无益,要须背后刻苦加工,人前说人下。外面只管谦逊虚受,方为真读书也。我阅人颇多,见躁妄粗浮者,所学必有限;见静默端正 、谦让诚实者,多成远大之器。思之思之,学是终身切己事,己不着力,他人能代为之否耶?此吾之所深忧者也。 (《余潜士全集》)
注释:
[1]习昌:余潜士胞兄余时鉴之子。
[2]白睚:逍遥偷懒。
点评:
观夫读书不勤者,皆无志向或志而不高之徒也。果有大志,必有动力,不敢丝毫懈怠。故求学立志不可不切,他事亦然。
选自《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