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钜
学问之道 惟虚受益
居家妙诀 无过一忍字
梁章钜(1775—1849),字苣林,晚号退庵,祖籍长乐,徙居福州。.嘉庆七年(1802)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广西巡抚等,为官四方,以廉洁勤政闻名。道光二十一年(1841),调任江苏巡抚,带兵到上海会同陈化成抗英。平生纵览群籍,能诗善书,学识渊博,精鉴赏,富收藏,著作不辍,为清代各省督抚中著述最多者。计有《楹联丛话》等七十余种。故居在黄巷。
学问之道,惟虚受益。虚则益明,明则益虚。盖虚则好善,便可到明;明则真知,自然服善。(梁章钜《退庵随笔》卷三)
点评:
说尽虚心求学之理。
今之巧宦,有所谓不踹泥[1]者,最为可鄙。无论事之大小,总当先以是非为衡,而后计利害;又当先公家之利害,而后计及身。若全不为百姓受过,为同官分过,为上司担过,则一事不能行矣。故范文正公尝言:“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真洞见症结[2]之言。(梁章钜《退庵随笔》卷五)
注释:
[1]不踹泥:形容不惹麻烦,不代人受过。
[2]洞见症结:形容观察敏锐,看到问题的关键。
点评:
可为今日官箴。必也公而忘私,劳而无怨,方可为民公仆。
居家妙诀,无过一忍字,所谓百忍堂中有太和也。古人格言,如杜牧之诗“忍过事堪喜”,司空表圣诗“忍事敌灾星”,皆是渡世慈航。(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一)
点评:
忍小忿以就大和,忍之时义大矣哉。凡事能忍,方能有成。既为他人留一步,亦为自己留一步也。
温然而恭,慨然而义;忠以自勖,清以自修。
点评:
修身之良箴也。
蹈规履信,立德隆礼;根道核艺,抱淑守真。
点评:
儒家精义已被道尽,有志希圣者不可不察也。
纯和之德,仁义之操;孝弟于家,忠謇[1]于朝。
注释:
[1]忠謇:忠诚正直。
点评:
齐家治国,宜为一体。本乎仁义,何所不当?
学为儒宗,行为士表;冠乎群彦[1],简[2]乎圣心。(以上四篇出自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一)
注释:
[1]群彦:众多英才。
[2]简:知道,了解。
点评:
苟能如此,是为鸿儒。为学者不可不以此自励。
选自《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