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利用|仓山螺洲孔庙重新开放 系全国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村级孔庙
2025-06-2903-33-23来源:福州晚报

1751268995521298.png

重光启户仪式现场。

  历经6个月的修缮,仓山螺洲孔庙昨日重新开放,打造市民感悟儒家思想、体验国学魅力、共享文化福祉的重要空间。

  全国唯一

  保存较完整村级孔庙

  螺洲孔庙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始建于南宋末年,明成化十年(1474)重建,正德十六年(1521)、隆庆二年(1568)两次重修,是福州古代五座孔庙之一,是福州现存两座孔庙(另一座是福州孔庙)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村级孔庙。

  螺洲孔庙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见证了吴厝村的变迁,承载了许多人的信仰与文化记忆。

  螺洲孔庙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闽南和福州地区的建筑特点。庙前的棂星门是螺洲孔庙的标志性建筑,相传二十八宿中有一颗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宿联系起来,意在说明孔子的至高地位。

  棂星门为三门六柱华表式结构。中门是“双龙戏珠”,左右两边是“丹凤朝阳”。六柱雕有穿透龙柱跃入龙门的6条鲤鱼,寓意学优登仕、鲤鱼跳龙门,彰显了螺洲村民尊师重教的精神。

  重光启户

  再现传统“三献礼”

  上午9时,传统汉服舞蹈拉开了活动的序幕。舞者以灵动舞姿演绎《周礼》精粹,生动诠释儒家“礼”的精神内核。学童们手捧竹简,神情专注,齐声诵读《论语》,传承传统儒家智慧。

  重光启户仪式是建筑修缮后重新开放时举行的传统仪式。遵循古制的仪式庄严肃穆,主祭人恭读祭文,追思先贤孔子功绩,祈愿文脉昌盛、国泰民安。分献官依循传统“三献礼”规制(初献、亚献、终献),向孔子及配祀先贤神位虔诚进献帛、爵。钟鼓齐鸣,礼乐和敬,完整再现了这一承载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仪式。

  活动现场启动了特制卷轴装置。随着卷轴徐徐展开,“螺江潮涌文光起 孔庙重辉千秋续”的主题跃然呈现,象征着螺洲孔庙开启传承与创新的文化新篇章。

  活化利用

  传承闽都文化

  去年11月,依托螺洲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仓山区启动螺洲孔庙全面保护性修缮工作。秉持“修旧如旧,守护文脉”的理念,组建由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构成的团队,重点对建筑本体进行结构加固,精心修复屋面、墙体和木构件,细致还原飞檐翘角、彩绘雕刻等特色细节。

  经过6个多月的施工,螺洲孔庙焕然一新,重新对外开放。仓山区相关人士表示,螺洲孔庙重新开放是仓山区活化利用古建筑群、打造集文化传承、研学体验、市民共享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名片的生动实践,将为闽都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仓山力量。

  修缮后的螺洲孔庙内含国学学堂、孔子文化展馆等。未来,仓山区文投集团计划从文化研学、特色活动、文旅融合、数字展示四个维度,全面推进螺洲孔庙的活化利用工作。“我们将联合各方力量,策划更多诸如经典诵读、礼仪研习、闽都文化讲座等活动,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市民生活,展现‘海滨邹鲁’的时代风采。”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郑炜表示。

  (记者 林铭 仓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福州晚报》(2025年6月29日 A05版 福州新闻)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