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刻,刻下的不只是文字,更是闽都千年的文化血脉。分布于鼓山、乌山等地的摩崖石刻,承载着古人笔锋下的精神意志,也见证着福州历史与文明的沉淀与流动。作为海丝起点城市,福州将这份文化瑰宝延续至今,并通过地方立法,率先将非文物石刻纳入保护,让更多“沉默的石头”开口说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推出特别节目《摩崖留印 盛世留声》,以石为引,探寻城市肌理中流淌的文化脉动,讲述传统如何在当代焕发新生。
福州摩崖石刻 文物修复与传承
摩崖石刻是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记载了千年来的文化血脉。然而,漫长的风化与自然灾害也让一些石刻面临损毁。在福州,文物的修复和传承工作利用数字赋能,让文物能与游客交互,让游客身临其境穿越在石刻之间。
除了传统修复,现代科技也为摩崖石刻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于山景区内,今年6月进行试运营的数字化展馆,正运用前沿科技,让古老的摩崖石刻“活”起来。
制度建设是文物保护的根本保障。1991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主持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从这场现场办公会开始,福州形成了“四个一”机制,为文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思想引领下,福州持续传承保护理念。
今年,福州出台《福州市摩崖石刻保护规定》,为摩崖石刻保护提供更加完善的法治保障,让文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监制 | 田忠卿 李宇飞
统筹 | 李庆波 林舟 陈庚
记者 | 王一丁 薛思远 黄志豪 周千里
联合制作|福州市文物局 福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