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璧——永泰文藻檀氏宗祠
2025-09-0410-27-3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宇 林振寿

1756952987102780.png

1756953008509924.png

1756953031710258.png

  永泰县同安镇,旧称“辅弼”,多山,尤以云台山、锦屏山、文藻境的仙山为著。

  仙山海拔1112米,冠永泰西山群峰。青山绿水,氤氲苍翠。仙山有仙亭,传为五谷仙修道成仙之所,因山势舒缓秀气,具文人气韵又名文峰山。文藻檀氏宗祠坐落在仙气缭绕的仙山之下,仙山形似笔架,护佑着世代檀氏族人。

  一

  文藻檀氏宗祠,位于永泰县同安镇上坊村坂尾,坐北朝南,钟灵毓秀。祠前田畴坦阔,溪涧绕祠而过,如玉带环腰。

  檀氏宗祠始建于明代。由入闽三世祖福宁、四世祖兴祖历15年艰辛创建而成,于弘治九年(1496)落成。史上文藻多遭匪祸,宗祠曾三次被焚,檀氏族人于清康熙年间和民国两次重建。进入新中国,祠堂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缮。

  祠堂保有明代建筑风格。整体为土木结构,椽瓦盖顶。屋脊高10米,正座宽22米、深35米。建筑面积770平方米,祠外设埕,总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

  祠堂所在,山形如卧牛,前部牛顶地。祠堂依山就势,内埕与主厅沿山势层层而上,寓级级升高之意。重檐层叠,座座相连,歇山翘角,四梁扛井,方正有度。其建筑特色,尊宗谒祖代代相承,逾五百载而不变。

  古朴门亭上书“檀氏宗祠”金字。主体建筑含主厅、上下天井、戏台。厅堂正中设神龛,廊檐下方有上下两埕内天井,周以石板条砌就廊沿,方块石铺成埕面。天井两边是书院、谯楼。下座厅堂和厅两侧为二层厢房,以游廊连接。整体显得通透敞亮。

  杠梁前后挂有明正德帝赐“义官”匾额及“节孝”“武举”“武术之乡”“博士”“画坛名家”等匾二十多面,足见文藻檀氏人才辈出、文武双臻。

  祠内柱联18副,以正金覆竹制成。联句“门对仙山永继宗支祥发文藻绵世泽;地临坂尾纷繁世裔忠贤中华振家声”“绩著西京风高东海衍祖训;堂翘北斗地枕南山绵世泽”“赐龙杖遗封祖德宗功绵永享;阐礼经守本左昭右穆导长馨”等,为省内书法大家陈奋武、赵玉林、吴协生等题写。书法工整遒劲,足显风范。

  二

  同安族姓,多有明初征发来永福(永泰旧称)屯田之军户。他们依制世袭,亦兵亦农,逐渐成为望族。

  文藻檀氏祖籍安徽省池州建德县石门乡,历为军户。明洪武年间,因秋粮犯事而谪戍闽疆,一路南行,辗转至兴化潭头。明成化十八年(1482),三世祖福宁携侄兴祖等五人由潭头经永福丘演、后元宫迁至永福县二十三都官贤里文藻境坂尾。于文峰之麓依山而建村落,开垦拓荒,耕读传家。他们尚武以拒外敌以强体魄,崇文以明世理以通天道。檀氏于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五百多年间,发祥25世,现有族人8300多人,主要分布在荷洋、上坊、官路、新村、连山等村落。

  当年,檀氏族人一路漂泊迁徙,历时86年之久,背负三代先祖遗骸抵达文藻,方得安葬先人,开启田园生活,个中辛酸难以言表。苦难的历程凝结成檀氏“爱国爱族、和睦乡邻、重教崇文、严正厚道”的族规祖训。

  三

  文藻檀氏世代以耕读传家为根本,习武之余亦重学文,学风浓厚。

  檀氏入闽始祖檀满德,明朝皇帝封敕为“指挥使威武大将军”,文治武功,一身绝学。二世祖檀继宗,“袭职锦衣卫二代”。四世祖檀兴祖继承明朝军队拳术、器械套路,勤加研习,融合民间武术精华,创立“檀家拳”,加以传播。

  檀氏习武之人众多,自古就是永泰著名的拳头窠,每家每户都有学拳练武之人。其中享有盛名的有清乾隆武举檀典朝、清咸丰邑庠生武略骑尉檀尧阶以及檀万迟、檀积汉、檀儒佃等。檀积汉一门三代均为武术高手,被评为“武术世家”。谱载,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文藻檀家共有武举1人、武庠生6人。

  “檀家拳”作为地方代表性特色拳种,入列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檀氏聚居地上坊村、荷洋村获“武术之乡”称号。

  文藻武术馆成立于1989年,以传承武术传统、传播武道精神为宗旨。1995年起,多次组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武术比赛和表演,均取得佳绩。1999年,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张耀庭来永泰调研考察,观看了文藻武术馆武师表演,颇为感动,欣然命笔,题词“练功健体”。

  檀氏宗祠设有博士墙,上榜者有18位之多。小小村落、一姓族人,以八千人之数而出博士如许,其比例确为罕见。福州有名联曰“进士难,进士不难,难的是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不贵,贵的是三代五尚书”,足见科举盛况。而在文藻,有“博士难,博士不难,难在一门五博士;名流贵,名流不贵,贵在三代皆名流”的说法,说的是书香世家檀仁梅家庭。

  檀仁梅,赴美留学,为民国时期永泰县第一位博士。其著作颇丰,从教40年,桃李芬芳,历任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师大附中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家教严谨,儿女皆好学,各有建树,创下“ 一门五博士”奇观。福建省教育厅授予“教育世家”称号。

  文藻兴学助学蔚然成风。文藻檀氏基金会成立于1995年,得到族人的热烈响应。30年间,筹集善款300多万元,奖励优秀学子500多位,发放奖学金逾百万元。基金会秉承“育人、齐家、强族、兴国”之理念,传承崇文重教、助学育人的传统,联络各方,让檀氏宗亲心系桑梓、关心家乡教育事业。

  文藻境,宋代始属永福县中和乡官贤里,元代属永福县三十三都,明清沿之。邑人称之为“嫩草”。

  境内群峰环立,仙山远镇,碧水北流,荷洋、上坊、朱顶坪三洋分列其中。山水秀美,青山滴翠,古木森森,碧野横舒,稻浪起伏,青瓦土墙与砖混构建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

  徜徉此间,微风轻拂,水声穿林,让人神怡心旷。

  檀氏基文藻,于秀丽山水之中滋养生息,尽得山川之灵气,英贤辈出,俊采星驰。

  《福州晚报》(2025年9月4日 A05版 榕图·闽都宗祠寻脉)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