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使命,砥砺前行。在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30周年之际,闽清县委书记赵春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30年来,闽清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来闽清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在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书写新的答卷。”
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非常关心闽清发展,曾20次深入闽清现场办公、调研指导,指出闽清虽然处于全市的“后卫”位置,但“后卫”不能甘于后进。他亲自为闽清发展擘画了“两区开发、两翼齐飞”的宏伟蓝图。赵春荣说:“这些重要指示精神是闽清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闽清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闽清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福气。”
30年来,闽清初心如磐、接续奋斗,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8.5亿元,比1995年增长30.5倍,增速持续位居全市前列,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近年来,闽清县还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省级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全省“建筑之乡”等荣誉称号,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整县推进试点县、全省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激励县,城乡融合步伐加快、产业升级动能强劲、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迈向新阶段,山区县也要有大作为。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窗口期、战略机遇期,突出重点、奋力攻坚突围,要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打几场漂亮的‘前场球’。”赵春荣说,当前,闽清正朝着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魅力“后花园”的目标稳步迈进。接下来,将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全面吹响保底线、促发展、惠民生、求创新“四轮驱动”的奋进号角,持续探索实践,着力打造宜居闽清、活力闽清、幸福闽清、有为闽清,让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全县人民。
在“保底线”上,我们坚持生态立县,举全县之力打响“保卫母亲河——梅溪,水质提升攻坚年”专项行动,铁腕治污、雷霆攻坚,通过取缔违规畜禽散养、打击违法偷排行为、推进重点入河排口整治、水土流失治理,以及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等一系列举措,确保国控梅溪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让更多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在“促发展”上,我们坚持产业兴县,聚焦陶瓷、绿色建筑、新材料、智能制造、食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推进工业“一区多园”集群成势、“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园”扩面提质。利用省会城市资源优势,与福州大学、省投资集团、市振兴乡村集团、中建海峡、福州地铁等达成五大战略合作,借势借力,加快推进福州大学闽清科创园顺利奠基和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闽清校区建设,谋划签约总投资10亿元的正大集团蛋鸡养殖基地项目,推动产业强链、延链、升链。聚焦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加速中启联信AI产业园项目落地,积极接洽软通动力、东华软件、摩尔线程、迦太利华等高科技项目,在风口产业细分领域抢占先机,为县域经济发展植入全新的产业基因。
在“惠民生”上,我们坚持富民强县,做足“文旅+百业”文章,总结提升心上莲“村唱”经验,开展“闽清·村唱”大赛活动,吸引全国粉丝来闽清参与赛事、体验文旅,打造三溪“溪源里”、雄江“漂浮公园”等网红打卡点,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围绕在“家门口”实现好就业、好就医、好就学“三个好”目标,深化拓展教育强县“三个计划”,借力省立医院等资源深化集团化办医,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迈向共同富裕。
在“求创新”上,我们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实施干部一线考核督导行动,用好《工作和项目进度表》《月工作情况考核表》《干部履职情况测评表》“三张表”,以督导检查压实责任,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破立并举中打通能上能下“两个通道”,树立起“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的鲜明导向,力求为闽清高质量发展锻造一支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干部铁军。
赵春荣表示,未来,闽清县将继续拿出攻坚之势、奋进之姿、拼搏之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在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多作贡献!
(记者 阮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