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柏华
福州商务总会旧址
福州商务总会旧址在彩气山,此山山骨隆起自十八洋口,吉祥、金斗龙骧虎步,至彩气山大庙山戛然而止,峨眉燕翼,为旧时榕垣第一案山。大庙山宋米襄阳曾题“全闽第一江山”。何谓第一?一为江山壮丽,水波浩渺;二为秦汉唐末,册封专使,在此宣慰正朔;三是南台海丝鱼盐之利,市舶海防,唯我独尊;四为“下路南兄”,广东、闽南商旅仕宦通路要津。福州自“五口通商”后飞黄腾达,以“金上杭”为其金边,而彩气山商务总会的建筑群气势轩昂,横亘天际。福州建城两千多年而形成的南北中轴线,也是一条避实击虚的“溪水线”,民谚道:“田买远洋,厝买龙岭”,所以称得上豪情万丈的“一桌主位”。
张圣君祖殿与彩气山相距不及百米。早年商务总会未成立前,是以钱事研究所,设在圣君殿的。1898年,戊戌变法后,上海商界正筹组商会,张秋舫反应灵敏急电福州同仁,乘潮抢先成立维新商会。1905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委任张秋舫为福州商务总会第一任总理,并暂设于圣君殿。
商务总会卜址在彩气山,原是有原因的。彩气山地处上下杭的中心,前有下靛、潭尾新街,万商云集,后有延平海防分府,兵要枢机,花团锦簇。清乾隆间名举人吴素村家住龙岭顶,其诗赞曰:“数行嵊树篱边菊,几叠青山屋角地。”说明在早年山坡上居民和宅第并不多。
福州商务总会旧址由张秋舫、罗筱坡、李郁斋等人于1911年耗资11350两白银从杨孙耀处购入改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群包含正落四进院落、魁星楼及东侧院落花园和西侧院落组成。整体呈现清代闽南传统四合院风格,装饰有砖雕、石雕、百花窗格等元素。2009年被列为福建省文保单位。
魁星楼是古厝内精工细作的锦绣建筑,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坐北朝南,双层八角,攒尖式琉璃瓦屋顶,穿斗式木构亭,檐角高翘,优雅如苍鹰展翅。
商务总会旧址所在的彩气山麓霞浦街,有中原皇朝册封使节翁承赞上岸处。彩气古道比荷兰阿姆斯特丹藏画中的龙岭古道要早数百年。据说在唐宋时山上林木繁茂,其南麓濒水,树林里聚集着大量的白鹭,邑人称悬崖边有个渡口,因一棵年逾数百年的老榕,树上栖息有许多白鹭,俗称白鹭树。白鹭树气根下垂,布满苍崖,崖底有篙眼,也是激浪拍岸的沙痕渡口。据说当时是南台岛东部乡民渡江的必经之路,因此叫“留饭铺”。此地商号、钱庄等密集,流金溢银,财气蒸蔚,故又称“财气山”,因谐音叫“彩气山”,山上缭绕五彩祥云,泥土放火中烧后呈蜂窝状,孔隙中有好似水银般的物质;旧时有堪舆先生说,此处沙龙眠卧,得水而活,号称葫芦穴。
商务总会古厝依山瞰流,砖甃高整,层次参差,古树掩映,是一座完美的园林化建筑群。闽人崇鬼好祀,魁星驱鬼,可以让学子安心读书,因而魁星楼内童声鼎沸。福州人科举霸榜,是“一只手抓得两头鳗”的儒商。八角楼底几十步远有边门,形状如花瓶,墙上对联上联是“林花着雨胭脂湿”,下联是“水荷牵风翠带长”,算是道出了此处的清幽。穿过花瓶门是花厅,这里假山古木,地上布满潮湿的棕毡一样厚的乔木落叶,绿草如茵,松鼠在沾满绿苔的树干上爬上爬下,白眉相思鸟在枝头跳跃,发出美妙的长吟。
风水宝地,名泉存焉。古厝头进天井处有一大肚圆井,井从一块琥珀色巨石处深凿出来,朵朵水花汩汩盛开,那水量比之太原的晋祠古井,有过之而无不及。井水清冽,用来泡茉莉花茶,茶汤甘甜,沁人心脾。
商务总会建筑的厚墙像城堡,依山而建的马头墙厚近一米,有人夸张地说可以跑马。有小儿从上杭路东头的金鼎峰罗宅,缘墙而行至商务总会,马鞍墙苔衣溅落,如履平地。月夕花晨,翘角连云里,无数的中西闽式建筑花枝招展,真是金光闪闪的“金上杭”啊。
闽商是近代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其时厦门困守海岛,羽翼未丰,而泉州五店衰落,后渚港淤,南郡商帮已与榕商融合,而福州坐拥闽江三角洲入海口,又是中国最大的林木市场,所以商务总会建筑群所用的木料,可以说极尽奢华。那梁栋自建溪、沙溪、富屯溪顺流东下,那些数人合抱的楠木杉木,番红酸枝横七竖八,布满了整座山脊,让人目瞪口呆。
商务总会大礼堂(工商联礼堂)的建筑群建于公私合营后,是闽商集资献给福州人的礼物,也是福州旧时最为富丽堂皇的地标性建筑。如果从采峰别墅旁的道路拾级而上,那石梯衬托着歇山顶的屋宇美轮美奂。名将韩先楚、叶飞经常在此讨论国家大事。
福州被外省人称为山水之城。“十八姓随王”,福州人中的翘楚皆自称来自中原的皇族贵胄,仿佛先天具备城市规划师的禀赋。那河下连浦的水殿道观,那山中赭红色的古堡别墅,往往在不规则中透着周整,高低错落中显出韵致。山骨水肉,袒露着闽都的玉树临风之美。
《福州晚报》(2025年10月14日 A08版 兰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