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深蓝之约 共探新质之路 第三届海洋经济科创论坛举办
2025-10-1804-32-46来源:福州日报

20251018_002_01_21.jpg

林间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本报记者 池远摄

20251018_002_01_20.jpg

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本报记者池远摄

  海洋,是承载千年文明的纽带,更是驱动未来发展的蓝色引擎。17日,以“潮起新质·智创深蓝”为主题的第三届海洋经济科创论坛,在海洋经济科创高地举办。来自海洋经济相关领域的政府领导、院士专家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新路径。

  潮涌前沿

  当前,全球海洋经济迎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转型浪潮,绿色低碳、智能高效成为海洋产业发展的探讨热点。

  “实施负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发展的两全之策。”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焦念志分享道,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他和团队多年探索看不见的海洋微型生物如何影响看得见的气候变化,提出“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为全球治理提供基于中国实践的“海洋负排放方案”。

  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焦念志呼吁各界加强“产学研用金”协同,共同构建开放、融合、有韧性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国家向海图强的战略贡献更多的福建力量。

  更深、更远、绿色、智能,是未来海洋的方向。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林间强调,深海工程的意义与航天工程一样重要。在深海探测领域,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潜航器等装备正迎来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做大做强‘海上福建’,要建设国际领先的海洋制造业。”林间说,应抢抓海洋产业新风口,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工程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发力。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副院长喻俊志、东南大学教授张熠、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宇围绕“水下仿生无人系统”“海洋工程建造与运维”“内河船舶智能化应用技术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演讲。

  圆桌论坛环节,中国船舶集团、福建船舶集团、福建理工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福建宝帆新能源公司、中致锐科公司等单位代表围绕“闽船领航:海洋新能源船舶的福建机遇与路径”主题展开讨论。

  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在为蓝色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径,每一个“金点子”都将转化为推动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实举措。

  扬帆合作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福建发展海洋经济把脉定向、指路引航。

  使命在肩,合力破题!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成果,离不开政产学研各方的紧密协作与同频共振。

  作为长期从事船舶电能源和电动力方向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国家骨干科研院所,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加入海洋经济科创高地的“蓝色朋友圈”。

  “面对福建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愿全力支持和服务福建海洋经济发展,与福建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共建研发平台,共享创新成果。”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

  当天的活动见证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的签约: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鼓楼区人民政府签订三方共建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协议;福建省创新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鼓楼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组建福建省智能动力产业技术研究院;鼓楼区人民政府与福州海事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科技创新的进步,离不开平台的支撑与产业生态的协同。现场,福建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鼓楼分平台揭牌,将为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赋能海洋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海洋技术转化联盟也在同日启动,旨在以联盟为纽带,携手推动更多海洋科技成果从纸上走向海上、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为“海上福州”“海上福建”建设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

  成果发布

  要将海洋的无限潜能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科技成果和金融资本是关键助推器。

  鲨鱼,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海洋霸主,正掀起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革命。“鲨鱼纳米抗体是海洋药物的新方向,具有稳定性好、组织渗透性强、易改造、生产成本低等优势。”福州海洋研究院副院长陈建明介绍,他和团队进行了抗水产养殖重要病害鲨鱼抗体的研发,成果正在福清、连江、福鼎等地的对虾养殖场试用,获得企业认可。

  单体三倍体牡蛎繁育技术集成、植物联合微生物修复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技术、海产功能蛋白肽绿色制备关键技术……福州海洋研究院还发布了一系列海洋科技成果,下一步将加大涉海产品和技术研发力量,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福州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深耕“蔚蓝”,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金融服务矩阵。兴业银行福州分行现场发布了海洋项目贷、海洋技改贷、海洋经营贷等海洋金融产品,聚焦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痛点与需求,以多元化金融工具搭建“海洋+金融”合作桥梁。

  如今,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已引进涉海企业110家,鼓楼区海洋产业发展呈现澎湃活力。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建设“全省海洋科技会客厅”,打造国家级品牌赛事与企业孵化载体,加快推动东南海洋大数据中心、智慧海洋空间基础数据创新研究院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将携手社会各界共建智慧海洋生态圈,完善涉海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机制,吸引更多海洋创新人才筑梦鼓楼、共创未来。

  (记者 莫思予 通讯员 彭辉)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