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津津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吴石将军的这句独白,如一道闪电,劈开了历史的沉默。它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抉择,更是一代人在时代断层处的精神宣言。
这种精神的锻造并非无源之水。剧中对吴石早年经历的描绘,暗合了这位英雄与福州故土的深刻联结。福州仓山区螺洲镇的吴石故居,如今已成为追寻英烈足迹的“红色地标”。这座两进木结构院落,曾是少年吴石接受启蒙的起点,螺洲公学的书香与格致书院的革命气息,促使他立下“投笔从戎”的志向。剧中吴石给友人去信时署名的“榕庐”,正是他对故乡深情的寄托。
《沉默的荣耀》以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为叙事场域,却超越了具体时空的局限,叩问着人类文明中一个永恒的命题:当个体生命被置于历史与信念的十字路口,人性能在黑暗中绽放出怎样的光辉?
无声战场的情报博弈:
在命运的悬崖上行走
《沉默的荣耀》生动再现了无声战场惊心动魄的智力博弈。剧中,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等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工作者,与毛人凤、谷正文等敌对势力展开了一系列无声的较量。
剧情围绕情报传递工作,展开情报获取、摆脱嫌疑、解救同志等活动,尤其是情报传递的细节处理,堪称隐蔽战线斗争的经典。吴石身处险境,在毛人凤和谷正文的严密监视下,他巧妙地给太太写了一张纸条,看似普通的菜单实则暗藏关键情报。当林义良被捕后,吴石运筹帷幄,借用段退之的手段实施“三方共管”,最终成功营救林义良。在副官聂曦暴露后,吴石另辟蹊径找到国民党国防部的作战室,最终完成情报传递。这一系列行动展现了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的临危不惧、卓越的智慧和严密的组织能力。
该剧谋布局势的智慧与巧思使人叹服,险象环生的情节像电流般刺激着观众的神经元。同时,摒弃历史善恶二元的简单叙事,通过复杂的局势,展现了人物在极端对垒下的困境与抉择。
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十分成功的。她们刚毅、勇敢、智慧,在锤炼中获得蜕变与成长。朱枫初次传递情报时虽有失考虑,但经过反思和经验积累,在后续任务中表现得愈发沉稳老练。作为保密局成员的黎晴,最初渗透到聂曦身边是为了收集吴石通共的证据,在得知哥哥牺牲真相后,内心发生了深刻变化,最终接替朱枫送出“舟山兵力部署”的情报。在波谲云诡的政治环境中,人性的复杂被层层剥开。这些角色是革命事业的参与者,他们也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涅槃。
危难关头的无悔牺牲:
以有限之躯证无限之道
剧中更加动人的是东海小组的隐忍与牺牲:为掩护吴石,交通员张灏举枪饮弹;为守住译电密钥,谢仲豪与敌人周旋搏斗,跳窗身亡;为避免落入虎穴,年仅24岁的交通员德英跳海自尽……他们都为了理想殚精竭虑、不惜生命,为保全同志时迸发的坚定与果决,更将人性的光辉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光辉在当时恐怖的政治氛围里显得无比珍贵。
艺术创作在史料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寻找平衡。镜头对历史的还原,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从主体事件的重述到情报传递细节的雕琢,维系了逻辑的缜密性,使情节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为展现真实历史事件的剧集,编剧没有被史实束缚,而是在历史真实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空间。烈士们与家人生死诀别,构建出了一场场感人至深的场景。虚构却不失真实的情节让人物血肉饱满。
剧中,感知已经暴露的朱枫与养女把酒回忆,简单的家常里藏着温柔、不舍与愧疚;吴石与妻子王碧奎诀别时,眼里满是泪水,克制里尽显温柔,那一句“可能没有下次了”,表达了多少深情与无奈;聂曦在监狱中即将赴死,他说的“高秀美同志,忘了我吧”,是多么的痛心与坚决;吴石与陈宝仓对坐时说出的“既如此,便如此”,尽显慷慨大义。克制叙事和沉默美学,记录着生命消逝的残酷,在无声的间隙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档案呈现的客观记录在《沉默的荣耀》里就有了声情并茂的诠释,这种艺术性并非对客观性产生破坏,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还原、重新演绎历史,使之重现在今人的眼前与心中。当我们知道艺术背后是更具剧情化的现实之后,才真正理解英雄的苦楚与坚守,愈为其精神的伟大所震撼。
历史暗夜的精神光芒:
于至暗中点亮不灭星火
何以伟大?茨威格在《伟大的悲剧》里说道:“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在时代洪流里,东海小组的成员们虽无法突破最终的命运,但在险难之中,他们依靠勇气、智慧,周旋至最后一刻,精神可感可敬。
为了国家和人民选择埋藏、埋葬自己。吴石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的伟大,恰在于明知结局可能悲惨,却选择毅然前行。演员于和伟在塑造吴石形象时说:“一个知道将死结局的人在写遗书的时候,会去揪毛笔尖吗?不会,但吴石为什么会?因为他早就知道结局,认真地把杂毛揪掉,然后认真书写自己人生最后一篇,到故事的结尾,他还有什么可以慌乱的呢?这是他性格里多么高贵的东西。”革命者面对死亡的从容镇定,在最后的这幅场景中有了深入人心的诠释,吴石将军如此,聂曦、陈宝仓、朱枫也是如此。
悲剧结局使人久久不能平静。时间与沉默无法掩盖这份荣耀,因其有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坚韧,更有那份矢志不渝的理想和牺牲。
当镜头从历史深处拉回到当下,走出剧情,看到街头飘扬的国旗,看到人们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应该想起那些为此付出一切的无名英雄,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是为了让后人无须再成为英雄。在最深的沉默中,蕴藏着最响亮的惊雷,在最厚重的黑暗里,孕育着最耀眼的光明。
《福建日报》(2025年10月24日 第07版:武夷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