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长乐区大东海新天地图书馆因精巧的空间设计爆红网络,吸引众多读者前去打卡。 陈成才 摄
6月25日,福州大梦书屋,几名小读者正在专注地阅读。 陈天博 摄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从2026年开始,将每年4月第四周设立为“全民阅读活动周”。9月底,福建省第十九届“书香八闽”全民读书月启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好的阅读空间不只是书籍的容器,更是串联文化与生活的桥梁。书籍赋予空间以文化灵魂,而多元的业态创新又持续拓展书籍的生命力,传统公共阅读空间的功能边界正逐渐被打破。
将公共阅读空间拓展为文化活动空间,已成为传统图书馆和书店升级的共识。各级图书馆常态化开展公益讲座、诵读活动、文化沙龙等,让文字“活”起来;漳州新华书店胜利书城与漳州市“坚果”科学实验室合作推出“新华科普体验馆”项目,孩子在书店里动手实验时更易关注科学书籍;泉州“新华・城市记忆主题书店”将闽南文化书籍搭配非遗展陈,骑楼窗边,“刺桐幻幕”与新书特展相映,营造了这座宋元古城的新文化地标。
结合历史建筑、园林风景打造复合阅读空间,赋予其文化内核,更成为提升城乡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城市书房、农家书屋和特色阅读空间不断涌现。福州市区的晋安湖风景秀丽,少儿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分布湖畔,成为市民读书、遛娃、休闲的好去处;有着千年历史的莆田市古谯楼内开设了莆阳书房,周围有戏台、茶馆、文创馆,集阅读、书籍流通、文娱休闲于一体;宁德屏南县厦地村引进南京的先锋书店,集合乡村百年古宅与水田风光,打造富有诗意的田间阅读空间,成为文艺青年和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永泰嵩口古镇引入大梦书屋品牌,改造老供销社并推出“永泰嵩口·大梦悦读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古镇增添了新的文化氛围。
当有了空间,阅读更需要时间和自觉——今天,你读书了吗?
(张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