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土地资源 “腾”出发展空间 福州全力推进低效用地盘活利用
2025-11-0609-27-32来源:福建日报

岁金智谷·福州大健康食品产业园内,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招商率达100%,将助力闽侯食品产业串“珠”成“链”;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集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钟表基地,闽清东桥镇的时光小镇正在缓缓揭开面纱……随着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高效推进,像这样让土地“热”起来的场景在福州接连呈现。

自2023年9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以来,福州坚持高位推动、规划统领,积极探索创新政策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助力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地块244宗,涉及土地面积1.35万亩。

规划先行

把好试点“方向盘”

规划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转变“就低效论低效”的传统思维十分重要。福州市在总体规划中做好区域统筹,在专项规划中加强空间指引,在详细规划中细化开发要求,在国土空间“一张图”上精准落位,统筹优化配置空间资源。

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福州因地制宜制定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围绕村庄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设施用地五大类现状建设用地,福州从空间效率、经济效益、规划导向三个维度,确定“市级定性、县区定量”的差异化低效用地评价体系,对全域低效用地进行系统摸排。

低效用地调查图斑在国土空间“一张图”上落图落位并实时滚动更新,依托“多规合一”平台,叠加多部门数据信息,服务于政府部门线上查阅与在线审批,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纳入“福地迎商”小程序,助力项目招商,福州市实现低效用地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并上图入库低效用地856宗、5.11万亩。

在建立低效用地数据底座的基础上,福州编制低效用地相关规划,制定《福州市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指南》,统筹开展专项规划及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目前四城区及外围9个县(市)区专项规划及2024、2025年度低效用地再开发年度实施计划均已编制完成,并完成四城区6个试点示范片区策划编制。

机制破壁

打造政策“工具箱”

100%园区招商的“超级速度”,吸引了福州及中华老字号品牌、省级非遗品牌以及全国品牌终端餐饮连锁机构的直接制造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的入驻,作为福州市首个专业食品园区,岁金智谷·福州大健康食品产业园目前正处于全面装修阶段。这块200亩的土地经历了长达10余年的空置,去年启动低效土地盘活利用后,重焕生机。

“市场参与积极性不高、历史遗留问题难处置等一直是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的堵点,”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处负责人说道,“在自然资源部试点方案明确的探索框架下,我们构建‘1+1+N’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精准施策支撑低效用地再开发。”

以“策”驱动,盘活低效利用。在原有规范工业用地增容审批系列政策的基础上,福州积极开展“工改工”与“工改商”的联动改造政策研究。聚焦低效用地评价标准、产业用地混合利用、存量资源转换利用、实行差异化规划技术标准等,结合各县(市)区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出台《关于城区低效存量工业仓储用地改为商业用地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印发福州市混合产业用地出让工作细则的通知》等21项专项创新政策,支撑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实施。

分类施策

打好盘活“精准牌”

10月榕城秋高气爽。走进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环形塑胶漫步道从大门口延伸到老年公寓楼,沿途花坛、绿植与凉亭相映成趣,砖红色外墙的新食堂楼现代感十足。

“因建设年份较为久远,院内原有设施陈旧、配套不足。”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江铭华介绍,改造提升后,园区形成花园式景观,新建一栋食堂楼,旧食堂则改建为老年综合活动中心,在院老人实现走出公寓楼就走进“山水城”的美好愿景。

2023年7月,福州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国企统筹”的模式,推动市社会福利院和周边城中村联动改造,征收市社会福利院周边村集体土地共60亩,将其中约10亩用地划拨给该院作为扩建用地,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同时,规划新增50亩养老用地,实施市场化出让,将引入具备专业养老服务能力的国有企业进行运营管理,实现养老机构、片区功能布局的全方位提升。

通过整体改造提升,破解了周边城中村房屋密集、巷道狭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山就势规划城市道路,完善停车配套用地布局。同时院区增加健身休闲设施、共享庭院及园艺活动区、无障碍设施,床位从不足500个增加到1000 个,养老用地将新增养老照护床位 1500 张,节约财政支出约0.62亿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2025年,福州市社会福利院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二批典型案例》。

“对症下药”,多种盘活模式,福州蹚出一条提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新路,探索形成多主体多模式的再开发经验。以星网锐捷、省糖酒公司、新华发行集团等企业为代表,探索了企业自主提升改造路径;以橘园洲智能产业园、福兴经济开发区三创园为代表,探索了重点区域政府收储、国企整体打造的改造模式,并通过允许再开发工业厂房分割转让的政策,探索以厂房实物安置推动工业用地滚动再开发;在火车南站片区,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以及土地混合利用;在三宝城、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片区,探索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福州市工业园区“共享区”改造项目、福清市汽车走廊试点片区改造项目、连江县福州现代物流城改造项目、福州闽侯食品产业园改造项目共4个项目入选省自然资源厅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